zjubell
管理员
管理员
  • UID7
  • 注册日期2016-07-19
  • 最后登录2024-04-28
  • 粉丝29
  • 发帖数349
  • 论坛成员
  • 忠实会员
  • 喜欢达人
  • 原创写手
阅读:19859回复:0

ACMG指南-疾病证据等级

楼主#
更多 发布于:2016-08-14 09:59
把判断一个变异致病性的确定程度,分成5档:

第1档,Pathogenic,致病

第2档,Likely Pathogenic,很可能致病

第3档,Uncertain significance,显著性不确定

第4档,Likely benign,很可能无害

第5档,Benign,无害

对于判断致病性的证据,根据其来源,分成8种来源:

第1种,群体数据

第2种,计算机的分析、和预测

第3种,基因的功能数据

第4种,基因变异、与可能是由这个基因变异导致的病之间的关系。在病人、和病人所在家族中的关联性,以及与健康人群的对比

第5种,新发变异数据(de novo variant data)

第6种,等位基因的数据

第7种,其它的数据库

第8种,其它的数据

把一个变异致病性证据的置信程度,分成4档,分别是:

第1档,致病,证据非常强,Pathogenic VeryStrong

第2档,致病,证据强,Pathogenic Strong

第3档,致病,证据中等,Pathogenic Moderate

第4档,致病,证据有支持性,PathogenicSupporting

把一个变异是“无害”变异的证据,它的置信程度分成2档,分别是:

第1档,无害,证据强,Benign Strong

第2档,无害,证据有支持性,Benign Supporting

这样,“致病”证据4档,加“无害”证据2档,一共是6档。

把证据根据其8种来源、和6个分档,进行列表,就形成了一个8行6列的表格。
 

描述:ac

图片:ACMG证据等级.png

ac

接下来,我们就按着这个表格,挨个给大家介绍一下。

致病证据

第一种“很强的”变异会致病证据,就是已知一种基因失活,是一种病发生的机制。而现在发现的这个变异,就是让这个基因失活的变异。

例如:A,这个变异是个“无义突变”,也就是这个密码子在变异之后,变成了“终止密码子”。在RNA翻译成蛋白的过程当中,翻译到这里,蛋白的延伸就终止了。

B,移码突变。移码突变位点之后的肽段的序列,会和野生型的肽段序列完全不一样。

C,在mRNA剪接位置的前1个、或2个碱基,或者后1个、或2个碱基发生变异。这就会导致mRNA剪接的产物多出一个内含子、或者缺少一个内含子。

D,翻译的启始密码子发生变异。因为真核生物都是只能用“AUG”作为启始密码子,所以起始位置的AUG这三个碱基中的任何一个碱基发生变异,都会导致这个基因彻底不能被翻译成蛋白。

E,缺失一个或者几个外显子。

但是,我们要警惕以下几点:

A,如果失活的基因不是一个已知的疾病发生机制,那么这种失活变异可能是不致病的

B,如果缺失的是基因的3’位末端,那么这种缺失可能不会导致基因失活,因为有可能蛋白质的最后若干个氨基酸,对这个蛋白的功能没有太多的影响

C,对于引起mRNA剪接改变的变异,如果跳过了一个外显子,但是剩下的蛋白部分还能保持完整,并且没有发生移码,那么这种变异可能是不致病的

D,对于一个基因的mRNA有多种剪接方式的,如果一个剪接位点的改变,只影响一部分的剪接方式,那么这个变异有可能是无害的

上面,就是第一档:“最强的”变异致病的证据。接下来,我们来看第二档,“强的”变异致病证据。

第一个,如果之前已知(某个基因的)一种氨基酸的变异是致病的。例如:已知第34位碱基从G变成C,会导致氨基酸从缬氨酸变成了亮氨酸(Val→Leu),并且是致病的,那么第34位的碱基发生从G变到T变异,导致同一个位置发生同样的缬氨酸变到亮氨酸(Val→Leu)的变异,那么这种情况,也可以推断是同样致病的。

但是,这里要注意,如果碱基的改变影响到了剪接位点,那么剪接位点改变所造成的影响,可能比氨基酸序列改变所造成的影响更大。

第二个,对于从患者身上发现的新发变异(de novo  variant)。同时对患者的父母双方都做过检测,确认父母都没有这个变异,而这个变异是与一种特定的疾病特征相吻合的。例如:NIPBL这个基因发生新发变异,会导致Cornelia  de
Langesyndrome,患者有一种特殊的面容,多毛、并且有上肢缺陷,那么,这是一个“强的”致病证据。


注意:这里所说的父母,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,也就是需要排除:领养、捐卵、代孕、
胚胎移植等,非生物学因素的影响。

第三个,在体内和体外都已对这个基因和这个基因的产物做过功能验证。建立了对这个基因功能良好认识之后,而这个变异能够破坏这个基因的功能,这是一个“强的”致病证据。

那么请注意,要在临床诊断实验室中对一个基因进行过功能验证,并且,结果是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的时候,才算是对这个基因的功能做了充分验证。

第四个“强的”致病证据, 是在受到该病影响的人群当中,这个变异存在的比例,明显高于对照组当中,这个变异存在的比例。

注意:在有这个变异的人群当中,患病的相对风险和对照组相比,高5倍以上。并且,相对风险的置信区间不包括:1.0。这样,才能算是一个“强的”致病证据。

这里解释一下“相对风险”,relative risk。也就是有这个基因变异的人群当中,患这个病的人的比例,与不含这个基因变异的人群当中,患这个病的人的比例。两者相比较,得到的比值,如果两个比值是一样的,也就是相对风险是1.0,而这个1.0又被包括在置信区间的范围内,那么就不能说明,这个基因变异对引起这个疾病有特别的意义。

第2个注意点:如果是病例十分稀少,达不到统计样本数量的要求,那么,如果在几个不相关的病人当中,有相同的变异,也有相同的表型。而在对照组当中,没有这个变异,也没有这种表型,则可以把这个证据,当作是一个“中等的”致病证据。

接下来, 我们来说“中等的”致病证据。

第一个“中等的”证据,是这次发现的变异,位于一个热点区域,这个热点区域是这个基因的明确的功能区。例如:在酶的酶活性中心区域。而且,这个区域还没有被报道过有“无害”变异。另外,如果在附近区域,之前被报道过有致病变异,也可以帮助证明:这次发现的变异,可能是有致病性的。

第二个“中等”致病可能性的证据,是对于显性遗传的变异。在国家心脏、肺和血研究院外显子测序项目,千人基因组项目,外显子合并财团(项目)中,都没有发现过这个变异。或者对于隐性遗传的变异,只在上述项目当中,极少地被发现,则认为是一个“中等”强度的致病证据。

但是,请注意:因为用二代测序得到的基因序列数据,对于找出“插入、缺失变异”,并不是很敏感,所以,用这个方法来推断插入、缺失变异的致病性,并不是很准。

第三个“中等的”致病可能性证据,是对于隐性遗传疾病

现在,在这个染色体的、这个基因上找到了这个变异,而在这个病人对应的那条染色体上的那个等位基因中,已经找到了一个致病变异。那么现在找到的这个变异,就有可能致病的。

那么这里要注意:这需要在测了父母双方的基因的单体型之后,才能确认,因为测了父母的基因单体型,才能确认两个变异是一个来自于父亲、另一个来自于母亲。

也就是要确定:这个人的这2个等位基因,各有一个变异,所以,他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失活了。

第四个“中等的”致病可能性证据,是在该基因的蛋白产物的非重复区域,有阅读框移码的变异,或者是有终止密码的丢失变异。这会导致蛋白质的长度有变化。

第五个“中等的”致病可能性证据,是在同一个氨基酸位置,已知另一个氨基酸替换变异是致病的,而这次发现的,是同一个位置的氨基酸被替换成另外一种的氨基酸,那么,这也是一个“中等的”致病可能性证据。

例如:FGFR3这个基因,它的第650位的赖氨酸变成谷氨酰胺、或者天冬酰胺之后,会导致中等程度的软骨发育不良,而这个第650位的赖氨酸残基,如果变成蛋氨酸残基,则会导致严重的软骨发育不全。

第六个“中等的”致病可能性证据,是患者有这个变异,而患者的父母是健康的,但是还没有验证过:父母是否有这个变异?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算作是一个“中等强度的”致病可能性证据。

接下来,我们说“支持性的”变异会致病的证据

第一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会致病证据,从几个有这个变异的家庭中,发现这个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,而这个变异是在一个已知会引起这个疾病的基因上,这算一个“支持性”证据。
如果发现大量有这个变异的家庭当中,发生这个病的比例远比正常人群高,那这个证据就可以升级成“强的”致病证据。

第二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会致病的证据,是一个错义突变,发生在一个很少被发现有无害变异的基因上,而这个基因上,已知有好几种错义突变是致病的,这算是一个“支持性”证据。

第三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会致病的证据,是几种计算机算法,比如基因的保守性、进化数据、RNA剪接分析。都支持说这个变异是对基因、或者基因的产物有害的。那么,这也可以算是一种“支持性”致病证据

第四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会致病的证据,是病人的表型、和家族史都有一种特别的病征。比如Gorlin
syndrome,它是PTCH基因变异导致的综合征。


它会表现出:基底细胞肉瘤、手掌脚掌会有坑、会有牙源性角质化.那么,这可以算作是一种“支持性的”变异会致病的证据。

第五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会致病的证据,是一个有名的信息来源,例如:一家长期专注于这种疾病的临床实验室,报道说这个异变是致病的。但是这个信息还没有被别的临床实验室所证实,那么,这可以算是一个“支持性的”该变异会致病的证据。

无害证据

接下来,我们来说,判定一个变异是“无害的”证据

第一个,单独的证据,是该等位基因在外显子测序项目、千人基因组项目、和外显子合并财团项目当中,它的等位基因频率大于5%。

因为上述三个项目都是群体项目,采集的样本量很大,来源很广。所以,如果一个等位基因在这些大型的群体项目当中,高频率地出现。那么,可以证明:这个等位基因是无害的。

接下来说:“强的”无害变异证据。

第一个“强的”无害变异证据,是等位基因频率比疾病发生的频率高

第二个“强的”无害变异证据,对于幼年期就会发病的疾病来说,如果它是一个隐性遗传疾病,那么,发现一个健康成年人是这个等位基因的纯合子,那就是一个“强的”无害变异证据。如果是幼年期就会发病的显性遗传疾病,在一个健康成年人身上,发现有这个等位基因的杂合子,那就是一个“强的”无害变异证据。

对于在幼年就会发病的X连锁疾病来说,有一个带有这个等位基因的健康成年男性,或者是一个这个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健康成年女性,那都是“强的”无害变异证据。

第三个“强的”无害变异证据,是已经在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当中,都证明:这个变异对蛋白质的功能没有影响。

第四个“强的”无害变异证据,是在一个家庭当中,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型是混合的,有健康人有这个变异;也有病人没有这个变异。但是要注意:存在“拟表型”,也就是说,有些基因型要表现出一个表型,要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之后,才会表现出该表型。例如:癌症、和癲痫。也有一种情况,是家族中有一个以上的致病变异会导致这种病征,这会让这个家族中的基因分离情况变得复杂,接下来我们来说,“支持性的”变异无害证据。

第一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无害的证据,这个基因只有发生蛋白质截断才会致病,而现在发现的是一个错义变异。

例如,ASPM基因,它的主要致病变异形式,是蛋白质被截断。并会导致小头畸形,但这个基因有许多错义突变是不致病的。

第二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无害的证据,是在另一个等位基因上有一个致病变异,或者在同一个等位基因上已经发现有一个致病变异。

第三个变异无害的“支持性的”证据,是对于重复序列区域,如果有一个不引起移码的插入缺失变异,并且这一段的序列在进化上不是很保守,那么致病可能性就会低。

第四个“支持性”变异无害的证据,是如果几种计算机算法分析的结果,都认为这个变异是无害,那么,这个变异有可能是无害的。计算机会分析:序列的保守性、进化上的情况、对RNA剪接的影响等。

但是要注意:多种计算机算法采用相似的预测策略。所以,不同的算法不可以看作是完全独立的评判标准,多种算法算出来的结果,只能算是一次无害变异的“支持性”评分。

第五个“支持性”变异无害的证据,在一个病人身上,如果发现有另一个已知的、明确的致病原因,那么现在发现的这个变异,有可能是无害的。

第六个“支持性”变异无害的证据,是一个在这种疾病上有长期研究的知名机构说:这个变异是无害的。但是,别的实验室还没有独立地评判过这个证据。那么,这可以算是一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无害的证据。

第七个“支持性的”变异无害的证据,是一个同义变异,在计算机软件的推算结果当中,说它不会影响原有的剪接位点,也不会引入一个新的剪接位点,而且这个地方不是高度保守的,这也是一个变异无害的“支持性”证据。

判断标准

在有了致病、或无害的证据,并且按照上述的规则把证据的强度进行分档之后,就可以根据ACMG推荐的判定规则,对变异致病、或者无害的可能性进行判定。

判定的规则如表格中所示。
 
 

描述:22

图片:22.jpg

22

那么,举例说明:一个“很强的”致病证据,再加一个“强的”致病证据,就可以判定一个变异是“致病的”。

一个“很强的”致病证据,加二个“中等的”致病证据,也可以判定一个变异是“致病的”。

同样道理,1个“单独的”无害证据,或者2个“强的”无害证据,就可以判定一个变异是无害的。

其它更多的判定规则,大家可以看原文当中这个表格。

另外,随着针对变异是否致病的数据、和证据的连续积累、和强化,就可以对这个变异做出越来越明确的判断,原来判断是“很可能致病的”一个变异,经过增加数据,就可能变成确定的“致病”变异。

一个原来是“很可能无害的”变异,经过增加证据,就可能变成确定的“无害”变异
附件名称/大小 下载次数 最后更新
ACMGStandards-and-guidelines-for-the-interpretation-of-sequence-en.pdf (874KB)  15 2016-08-14 10:01
ACMG guideline.pdf (960KB)  14 2016-08-14 10:01

最新喜欢:

鸢尾草鸢尾草
游客

返回顶部